2018,第一次报名柴古唐斯65公里,因缺练又赶上出差,放弃;
2019,柴古50公里,Done(赛记);
2020,报名柴古85,38公里处强装不过关,被强退(赛记);
2021,众所周知的原因,停办;
2022,不是不想去,行程码有上海的,出发前直接被劝退,无奈参加了线上。
2023,
也算是越野老司机了,登上火车前一刻,还是发现忘了带杖了,虽然前晚整理装备的时候,还提醒自己明天上午要去后备箱里取一下,结果还是忘了。
刚下火车,柴古的气氛已然被点燃,出站口和出站大厅全是赛事的宣传物料,让人不由得赞叹这个比赛在当地的影响力。
拖着行李上了组委会提供的免费大巴,直接去了临海兴善门取物现场,疫情之后人气恢复,现场排了好长的队,才拿到号码牌、GPS等参赛物资。
现场的柴古集市,云集了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各类越野相关品牌。
萨洛蒙展台见到了5年前一起跑过莫干山的ZZJ,当年还可以一起冲线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是萨洛蒙精英选手(最终获得今年26公里组第6名的好成绩)。
另外,在迈胜展台,很有幸的拿到了越野女神姚妙的签名。
在紫阳老街上搞定了晚餐,一碗海鲜麦虾面,被我喝的连汤都不剩。还有那个有着奇怪名字的蛋清羊尾,满怀期待的想看看羊尾是以什么形式出现在这看上去更像是甜品的小吃里,结果真的没吃到什么羊尾,老板耐心的跟我解释说,这道菜在做的时候,是把蛋清搅拌到雪白,就像羊尾一样,才据此得名……
比赛日
被4点钟的闹铃叫醒,一时还有点蒙圈,迅速回忆了一下自己在哪里/要干什么,才意识到今天还有这么艰巨一任务在等着我。
穿戴好所有装备,快速在酒店吃了点早餐,门口扫了辆临海当地的共享单车,赶在5点起跑前10分钟存好包,进入起跑区域,老蔡还在入口处等着我。
对,又是他,我的越野搭子。
站在起点,轻轻摸着自己的小肚子,这次跑柴古,想的最多的不是多少小时能完赛,而是能不能顺利完赛。毕竟今年疫情退却,工作上来了,跑量明显下降,体重不明显的上升,上半年未完赛的徽州古城黄山100还历历在目。
5点钟,85公里组和115公里组,一共1500来人,一起起跑。由于昨日出现的特殊原因,今年的起跑仪式略显凝重,没有之前参加的两次那么隆重,在很快的介绍完特邀选手之后,马上就开始了倒计时。
没有了前年的热血沸腾,我和老蔡被人群裹挟着通过了起点,因为我俩站的比较靠后,刚出门只能挪着向前走,上了马路才能跑起来。
第一公里,配速6分24,我还跟老蔡开玩笑说,这会不会是我们今天最快的一公里。当然只是玩笑,前10公里,大部分都是平路,有那么几公里,配速还能在6分以内。
出发后2公里,登江南古长城,星星点点的头灯,摇曳的人影,有点像做梦。
长城路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有100多米的爬升。经过了某个石墩,在猜想3年前是不是就在这个地方坐下来检查鞋子磨脚的状况。这次还好,自从换了hoka羚羊的鞋子,磨脚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6公里的城墙绕一圈,又回到了起点的墙头,天还没亮,两侧已经有当地的群众来给选手加油,当然,这里面少不了老板娘。
上山前,偶遇了8届柴古的学弟锅锅,简单聊了两句,指了指前面的老蔡,他便追了上去。
10公里后,终于开始进山,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路跑,队伍拉的挺开,上山的路上并不算拥堵,毕竟前前后后的选手,都已经是实力相当的一帮人,跑得快的早已在前面很远,跑得慢的追也追不上来。
老蔡一直在我前面大概几十米的位置晃悠,抬头可见。擦汗的头巾也忘记带了,脑门上的汗一直往眼睛里流,很不舒服。。。
感觉上很快,来的了13公里处的第一个CP点A1法云寺,用时1小时55分钟,仅仅也才比关门时间早了10分钟而已。今天天气不错,路况不错,估计今年在这被关门的会少一些吧,记得2019年春天那次,下雨天,好像小一半的人在这个地方被关门。
抓了把杏仁塞嘴里,喝了两杯可乐,出A1,才7点多钟。爬上一个山顶,回头望向身后的群山,仍然笼罩在一层雾气当中,犹如人间仙境。
从A1法云寺到补水点W1道场基,是一段约10公里的山路,先是一小段下坡,之后就是延绵不断的上坡,爬升将近700米,难度中等,耗时1一个半小时。途中被晚出发一个半小时的55公里组男子前几名迅速超过,精英就是精英,让我们先跑90分钟,照样超你没商量。当然,还有55公里组的女子冠军,姚妙,也在这个路段超了我们。这种上坡,我们走着爬,都是气喘吁吁的,精英选手都是一路小跑上去的。
W1道场基只是个补水点,没有过多停留,加了点功能饮料,就继续往前赶路。
W1到A2兰辽林场,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一个路段,不到7公里,爬升也不到300米,更多的是下坡,这一段用时1个多小时。
路上一直在体会两腿的感受,上半年跑的徽州古城黄山100,就是在20公里的时候,髂筋束开始有反应,而且越来越严重,直至50公里处退赛。这次很担心重蹈覆之,出发前还专门咨询了运动损伤方面的专家,也是前同事吴总。不过工作原因,到出发前最后一天都没安排出时间去吴总处做个专门的预防治疗。不过还算是幸运,到目前为止,双腿双脚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异常感受。
4点多钟吃的早饭,到A2兰辽林场这个点已经将近10点,30公里已经干完,肚子也稍微有点饿,不过老蔡到的稍早,出站也早,搞的我也待不住。想想后面一段只有9公里,爬升也不多,就计划到下一站再多吃点东西,想到这,就很快的补了水,喝了碗绿豆汤,吃了俩橘子,紧赶慢赶的出站了。
出A2没多久,115公里组就和我们分道扬镳了,他们要比我们多跑30公里,我想想都头大。这一段,依旧是下坡多过上坡,顺利超过老蔡之后,后面基本上就是一直边跑边等他的节奏了。
快到A3黄家寮的时候,经过一个水库水电站,用对讲机和老蔡对了一下进度,大概领先他五六百米的样子。其实进A3黄家寮之前,心里多少有点小担心,因为知道这个点会检查强装,2020年那次就是在这里,由于带的冲锋衣没有压胶,被强行剪角退赛。虽然这次出发前强装检查了2次,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还是有些小担心,还是想等着老蔡一起进站,万一有个啥情况,可以互相弥补一下。可一直走到了A3,还是没等到老蔡赶上来。
忐忑的走进强装检查点,志愿者大妈检查完我的头灯、备用电池,隔着包看了一眼GPS,问有没有打开,翻了个面看到了GPS上的灯光,就跟我说OK了。
”这就OK了?“
“可以了,你进去吃东西吧!”
“不看冲锋衣和保暖长袖了?”
“我刚刚在你包里已经摸到了,不用看了!”
“。。。。。。”
大无语,2020年为啥就那么严格!那年让我过去了,我今年还至于再跑一回85公里嘛。。。
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当时的心情,老蔡到了之后,我把刚刚的强装检查当作笑话一样讲给他听,他也苦笑一声,只能说今年陪着我多干一回85,多少有点冤。
不管怎么说,这个点的补给确实不错,搞了一份牛肉面,搞了一碗鹌鹑蛋鸡肉汤,先填饱肚子再说。在这里,第2次碰到锅锅。
在这个补给点,偶遇了115公里组的大神游培泉,当时排名好像是第2还是第3,进站好像装了水就出发了,一群赛道摄影师也跟着一起冲了出去。
出了A3,才是这次比赛最严峻的挑战,9公里的长度,爬升有1175米,下降也有500多!
出站,开始生无可恋的爬坡,缓一些的上坡,对我来说问题还不大,可以持续的行进,可遇到这近乎45度角的上坡,每爬几步,心理都有放弃的念头在冒泡。低着头,看着脚下,一步一步往上挪,陆续又有好几个115公里组别的大神从身边超过,而且仅仅一会的功夫,再抬头已不见踪影。
又上来一个大神,我让开一条路,靠在树边随口问了一句,“难道你们大神上坡就不累么?”
“我们也是人,能不累么!”给我扔一下一句,头也不回的蹭蹭上去了。
人跟人真的不能比,感觉他们的腿和心肺,都是铁打的!
半路第三次遇到了锅锅,他正坐在一棵横卧的大树上喘气,我就像找到借口一样,立马靠着他坐了下来。没一会锅锅走了,我还想继续喘口气,直到老蔡也上来了,招呼老蔡也过来坐会儿,可这伙计,没接我茬继续赶路。算了,借口已经走了,我还有什么借口继续在这坐着,继续爬吧!
基本上,90%的选手都带了杖,这东西爬坡的时候确实有帮助。偶尔被几个选手闻起来,“大神都不用杖的吗!?”我这个伪大神,也只能尴尬的回应,“见过这么慢的大神么?这不是脑子不好使,忘了带了嘛。。。”
可能在A3补水的时候,水袋在背包里受到挤压,水看着满了,其实并没有装够就出发了。连续的上坡,腿有抽筋的迹象,掏出水力速的浓缩电解质液,这玩意贼刺激,挤进嘴里然后狂吸了好几大口水,才缓解了口中的不适。
这段路程才走了五六公里,感觉水已经所剩不多了。靠在路边,等着老蔡上来,问了下他水的余量,喝了他两口水,继续往上爬。补不上水,越爬越慢,没一会儿又落后了老蔡一大截。实在口干舌燥,想跟路过的一个姑娘再讨点水喝,可人家剩的也不多,最后给了一把黑莓解了解燃眉之急,继续爬。对讲机里,走在前面的老蔡跟我说不远处有个志愿者这里,可以提供点水给我们,紧赶两步,讨了半瓶矿泉水,最后两公里,就靠这点水了。
来到一个山顶,海拔已经1266米。路旁的志愿者,指着远处的大风车跟我说,还有2公里,先下一段路,再爬个坡,那边那个小白屋就是补给点了!还有2公里!!!
都不知道是怎么坚持过来的,终于走到了大风车下,终于看到了拉小提琴的小男孩和吹葫芦丝的小女孩,手表海拔也将近1400米,历时三个多小时,终于干完了这最难的9公里。
到达A4跑马坪,已经干完了将近50公里,总体爬升已经干掉3600米,余下的路段,爬升不到1200了。
一碗鸡蛋羹,一碗豆腐汤,又胡乱吃了些午餐肉什么的,犒劳一下刚刚差点废掉的自己。以至于出站的时候,肚子涨的走不动路。在这个点磨蹭了大概20分钟,毕竟从A2开始就开始逐步拉开了与关门时间的距离,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比关门时间提前了一个多小时,有的是时间可以挥霍。
A4跑马坪到A5米筛浪,应该是尽头最简单的一段路,不足4公里,爬升300,下降150。机耕路加盘山水泥马路,总体来说挺舒服。纵穿盘山马路的时候,偶遇几组骑行的游客,互道加油之后,在下一段路上,转眼又能相遇。
该段用时,不足1小时,但是没能总结上一站的教训,进入A5米筛浪补给站之后,不自觉的被香喷喷的豆腐饼吸引,这道小吃有点类似我老家的锅子饼,几节小饼下肚,又是涨着肚子出了站。。。
下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来了,今天赛程最长的一段来了,A5米筛浪到A6方溪水库,距离超过15公里,下降超过1700米,当然还赠送了378米的爬升。一下从海拔最高的1400米,几乎下降到水平面。
站在赛道最高点,回头望一眼群山,算是跟众山的道别,开始出站下行。先是一段大概300米的下降,直接又把老蔡给甩了,实在没办法,自重大惯性也大,再加上比老蔡灵活那么一点点,一不小心就把他给丢了。
再开始上坡的时候,天已经慢慢黑了下来,掏出头灯带上。追上一个徐州来的哥们,他问我超不超过去,想着老蔡还在后边不知道多远,也不打算跑什么目标,就跟他说不超,跟着你后边走挺好。
一边走一边聊,我说预计12点前应该可以搞完,他比较实际,说怎么也得12点半左右。突然我猛的一脚踩在了山间小路的边缘,整个身子都探到了路旁的竹林里,就靠两只胳膊撑在了小道上。
问题不大,爬上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下山。
头灯电池还是7月份夜跑时候Vicki帮忙买的,电量不多了,亮度不够,看不大清路。没过一会,只能换上备用电池。
夜色蛮好,天上的云月也特别漂亮。这个路段,两个腿两只脚多多少少开始有了反应,毕竟跑了将近60公里的山路。其中左腿膝盖后侧的窝窝里,感觉筋有些紧,稍微有些疼感;两只鞋子虽然都戴了防沙鞋套,但这么长的距离,还是不可避免的都进了一两颗小小的石子。下山一直是野路,本想找个能坐的地方把鞋子控一控,可一直没寻着合适的地方,就这么踩着小石子又跑了好几公里。回头想想,应该就是这几个小石子给最后的一段路,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快到山底的时候,误入了一片猕猴桃果园,第一次见猕猴桃是这么长的。
也不知道老蔡在我身后多远,最后一段机耕路上,虽然可跑,但完全没跑,掏出手机,看了看一天没看的消息和微信步数,好家伙,已经91000多步了,接近封顶。最后一段台阶下来之后,通过对讲机一对,老蔡就在身后不远了,又在平路上走了一段,两人会和,共同前往A6补给点。
到达A6方溪水库,表显里程已达68公里。最后20公里了。
这次每个点的补给都不太一样,搞得我每次虽然理性判断说不能再吃了,肠胃有点受不了,嘴上还是很诚实的指挥双手去取餐,在这里,又来了一张括苍麦饼和一碗豆皮笋干肉丝面(名字我给取的,实在记不住这么多吃的名字),又是扶墙而出。
A6出站时,已是晚上8点,预计上山可能会冷一些,我和老蔡都拿出了冲锋衣穿上。出站后是座爬升600米的“小”山,当然这个小是跟前面的爬升相比较,没一会儿,俩人就一身汗,又原地折腾脱掉!
跟老蔡一边聊一边爬,到达W2上坪水库补水点这段7公里的赛程,不知不觉用去了一个半小时还要多。两个脚底板的泡已经感受比较明显了,梦魇又来了。回想一下,应该就是A5到A6大下坡那段,鞋里先是进了石子,踩着石子走了几公里,坐下来处理石子的时候,感觉袜子和脚底板已经粘连到一起了,就顺手拽了拽,再把鞋穿回去的时候,就感觉不太好了。多余拽那么两下!
到达山顶W2上坪水库,已是夜里10点左右,印象里在这里补好水之后,又吃了好些午餐肉之类,直到老蔡招呼着要走。。。
W2上坪水库到A7龙潭岙,6公里,最后的300爬升600下降,看上去很简单的一段下山路,我和老蔡一点没跑,愣是挪了将近2个小时才挪下山。已经不怎么记得过程怎么样了,现在的印象就是左腿膝盖后面的筋越来越疼,脚上的泡越来越大。
从A7龙潭岙到终点行善门,最后的8公里,全是平路,基本上都是走回来的,最后两段赛程,路上被无数的115组别和85组别选手超越,已经无欲无求,心理安慰走完就是胜利了。
最后一段路上跟老蔡商量,明年还搞115不?我们共识很一致但稍微又有区别,共识就是柴古的115还是算了吧,区别就是他建议明年55,我说不如直接26!
再次回到紫阳老街,已是夜里1点多,少了白天的喧嚣,除了终点的工作人员还在等候,为数不多的选手亲友团还在等待各自家人的凯旋。
回顾这次85之旅,有些蛇头蛇尾,出发时靠后,抵达时依旧靠后。还好庆幸身体没有出现大问题,坚持了下来,脚底起泡再次出现,但只影响了最后20公里。老蔡依旧是那个忠实的越野搭子,谁让他想快也快不起来。85公里的流水席,吃的有些费劲,但是胜在各处美食都不同,胜在辛劳之后对个体的极大满足。
对我来说,完赛成绩不重要,完赛才重要。平衡了工作生活之后,还能有机会上山跑个野,既是逃避也是放松,极大满足。
回家3天了,乳酸还没退却,要不,明年还是抢个26吧!
2019,柴古50公里完赛赛记(赛记);
2020,柴古85公里被强退赛记(赛记)
{{el.item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Title}} {{el.itemStyleClass2Titles}}
2018,第一次报名柴古唐斯65公里,因缺练又赶上出差,放弃;
2019,柴古50公里,Done(赛记);
2020,报名柴古85,38公里处强装不过关,被强退(赛记);
2021,众所周知的原因,停办;
2022,不是不想去,行程码有上海的,出发前直接被劝退,无奈参加了线上。
2023,
也算是越野老司机了,登上火车前一刻,还是发现忘了带杖了,虽然前晚整理装备的时候,还提醒自己明天上午要去后备箱里取一下,结果还是忘了。
刚下火车,柴古的气氛已然被点燃,出站口和出站大厅全是赛事的宣传物料,让人不由得赞叹这个比赛在当地的影响力。
拖着行李上了组委会提供的免费大巴,直接去了临海兴善门取物现场,疫情之后人气恢复,现场排了好长的队,才拿到号码牌、GPS等参赛物资。
现场的柴古集市,云集了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各类越野相关品牌。
萨洛蒙展台见到了5年前一起跑过莫干山的ZZJ,当年还可以一起冲线的小姑娘,现在已经是萨洛蒙精英选手(最终获得今年26公里组第6名的好成绩)。
另外,在迈胜展台,很有幸的拿到了越野女神姚妙的签名。
在紫阳老街上搞定了晚餐,一碗海鲜麦虾面,被我喝的连汤都不剩。还有那个有着奇怪名字的蛋清羊尾,满怀期待的想看看羊尾是以什么形式出现在这看上去更像是甜品的小吃里,结果真的没吃到什么羊尾,老板耐心的跟我解释说,这道菜在做的时候,是把蛋清搅拌到雪白,就像羊尾一样,才据此得名……
比赛日
被4点钟的闹铃叫醒,一时还有点蒙圈,迅速回忆了一下自己在哪里/要干什么,才意识到今天还有这么艰巨一任务在等着我。
穿戴好所有装备,快速在酒店吃了点早餐,门口扫了辆临海当地的共享单车,赶在5点起跑前10分钟存好包,进入起跑区域,老蔡还在入口处等着我。
对,又是他,我的越野搭子。
站在起点,轻轻摸着自己的小肚子,这次跑柴古,想的最多的不是多少小时能完赛,而是能不能顺利完赛。毕竟今年疫情退却,工作上来了,跑量明显下降,体重不明显的上升,上半年未完赛的徽州古城黄山100还历历在目。
5点钟,85公里组和115公里组,一共1500来人,一起起跑。由于昨日出现的特殊原因,今年的起跑仪式略显凝重,没有之前参加的两次那么隆重,在很快的介绍完特邀选手之后,马上就开始了倒计时。
没有了前年的热血沸腾,我和老蔡被人群裹挟着通过了起点,因为我俩站的比较靠后,刚出门只能挪着向前走,上了马路才能跑起来。
第一公里,配速6分24,我还跟老蔡开玩笑说,这会不会是我们今天最快的一公里。当然只是玩笑,前10公里,大部分都是平路,有那么几公里,配速还能在6分以内。
出发后2公里,登江南古长城,星星点点的头灯,摇曳的人影,有点像做梦。
长城路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有100多米的爬升。经过了某个石墩,在猜想3年前是不是就在这个地方坐下来检查鞋子磨脚的状况。这次还好,自从换了hoka羚羊的鞋子,磨脚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
6公里的城墙绕一圈,又回到了起点的墙头,天还没亮,两侧已经有当地的群众来给选手加油,当然,这里面少不了老板娘。
上山前,偶遇了8届柴古的学弟锅锅,简单聊了两句,指了指前面的老蔡,他便追了上去。
10公里后,终于开始进山,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路跑,队伍拉的挺开,上山的路上并不算拥堵,毕竟前前后后的选手,都已经是实力相当的一帮人,跑得快的早已在前面很远,跑得慢的追也追不上来。
老蔡一直在我前面大概几十米的位置晃悠,抬头可见。擦汗的头巾也忘记带了,脑门上的汗一直往眼睛里流,很不舒服。。。
感觉上很快,来的了13公里处的第一个CP点A1法云寺,用时1小时55分钟,仅仅也才比关门时间早了10分钟而已。今天天气不错,路况不错,估计今年在这被关门的会少一些吧,记得2019年春天那次,下雨天,好像小一半的人在这个地方被关门。
抓了把杏仁塞嘴里,喝了两杯可乐,出A1,才7点多钟。爬上一个山顶,回头望向身后的群山,仍然笼罩在一层雾气当中,犹如人间仙境。
从A1法云寺到补水点W1道场基,是一段约10公里的山路,先是一小段下坡,之后就是延绵不断的上坡,爬升将近700米,难度中等,耗时1一个半小时。途中被晚出发一个半小时的55公里组男子前几名迅速超过,精英就是精英,让我们先跑90分钟,照样超你没商量。当然,还有55公里组的女子冠军,姚妙,也在这个路段超了我们。这种上坡,我们走着爬,都是气喘吁吁的,精英选手都是一路小跑上去的。
W1道场基只是个补水点,没有过多停留,加了点功能饮料,就继续往前赶路。
W1到A2兰辽林场,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一个路段,不到7公里,爬升也不到300米,更多的是下坡,这一段用时1个多小时。
路上一直在体会两腿的感受,上半年跑的徽州古城黄山100,就是在20公里的时候,髂筋束开始有反应,而且越来越严重,直至50公里处退赛。这次很担心重蹈覆之,出发前还专门咨询了运动损伤方面的专家,也是前同事吴总。不过工作原因,到出发前最后一天都没安排出时间去吴总处做个专门的预防治疗。不过还算是幸运,到目前为止,双腿双脚还没有什么特别的异常感受。
4点多钟吃的早饭,到A2兰辽林场这个点已经将近10点,30公里已经干完,肚子也稍微有点饿,不过老蔡到的稍早,出站也早,搞的我也待不住。想想后面一段只有9公里,爬升也不多,就计划到下一站再多吃点东西,想到这,就很快的补了水,喝了碗绿豆汤,吃了俩橘子,紧赶慢赶的出站了。
出A2没多久,115公里组就和我们分道扬镳了,他们要比我们多跑30公里,我想想都头大。这一段,依旧是下坡多过上坡,顺利超过老蔡之后,后面基本上就是一直边跑边等他的节奏了。
快到A3黄家寮的时候,经过一个水库水电站,用对讲机和老蔡对了一下进度,大概领先他五六百米的样子。其实进A3黄家寮之前,心里多少有点小担心,因为知道这个点会检查强装,2020年那次就是在这里,由于带的冲锋衣没有压胶,被强行剪角退赛。虽然这次出发前强装检查了2次,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还是有些小担心,还是想等着老蔡一起进站,万一有个啥情况,可以互相弥补一下。可一直走到了A3,还是没等到老蔡赶上来。
忐忑的走进强装检查点,志愿者大妈检查完我的头灯、备用电池,隔着包看了一眼GPS,问有没有打开,翻了个面看到了GPS上的灯光,就跟我说OK了。
”这就OK了?“
“可以了,你进去吃东西吧!”
“不看冲锋衣和保暖长袖了?”
“我刚刚在你包里已经摸到了,不用看了!”
“。。。。。。”
大无语,2020年为啥就那么严格!那年让我过去了,我今年还至于再跑一回85公里嘛。。。
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当时的心情,老蔡到了之后,我把刚刚的强装检查当作笑话一样讲给他听,他也苦笑一声,只能说今年陪着我多干一回85,多少有点冤。
不管怎么说,这个点的补给确实不错,搞了一份牛肉面,搞了一碗鹌鹑蛋鸡肉汤,先填饱肚子再说。在这里,第2次碰到锅锅。
在这个补给点,偶遇了115公里组的大神游培泉,当时排名好像是第2还是第3,进站好像装了水就出发了,一群赛道摄影师也跟着一起冲了出去。
出了A3,才是这次比赛最严峻的挑战,9公里的长度,爬升有1175米,下降也有500多!
出站,开始生无可恋的爬坡,缓一些的上坡,对我来说问题还不大,可以持续的行进,可遇到这近乎45度角的上坡,每爬几步,心理都有放弃的念头在冒泡。低着头,看着脚下,一步一步往上挪,陆续又有好几个115公里组别的大神从身边超过,而且仅仅一会的功夫,再抬头已不见踪影。
又上来一个大神,我让开一条路,靠在树边随口问了一句,“难道你们大神上坡就不累么?”
“我们也是人,能不累么!”给我扔一下一句,头也不回的蹭蹭上去了。
人跟人真的不能比,感觉他们的腿和心肺,都是铁打的!
半路第三次遇到了锅锅,他正坐在一棵横卧的大树上喘气,我就像找到借口一样,立马靠着他坐了下来。没一会锅锅走了,我还想继续喘口气,直到老蔡也上来了,招呼老蔡也过来坐会儿,可这伙计,没接我茬继续赶路。算了,借口已经走了,我还有什么借口继续在这坐着,继续爬吧!
基本上,90%的选手都带了杖,这东西爬坡的时候确实有帮助。偶尔被几个选手闻起来,“大神都不用杖的吗!?”我这个伪大神,也只能尴尬的回应,“见过这么慢的大神么?这不是脑子不好使,忘了带了嘛。。。”
可能在A3补水的时候,水袋在背包里受到挤压,水看着满了,其实并没有装够就出发了。连续的上坡,腿有抽筋的迹象,掏出水力速的浓缩电解质液,这玩意贼刺激,挤进嘴里然后狂吸了好几大口水,才缓解了口中的不适。
这段路程才走了五六公里,感觉水已经所剩不多了。靠在路边,等着老蔡上来,问了下他水的余量,喝了他两口水,继续往上爬。补不上水,越爬越慢,没一会儿又落后了老蔡一大截。实在口干舌燥,想跟路过的一个姑娘再讨点水喝,可人家剩的也不多,最后给了一把黑莓解了解燃眉之急,继续爬。对讲机里,走在前面的老蔡跟我说不远处有个志愿者这里,可以提供点水给我们,紧赶两步,讨了半瓶矿泉水,最后两公里,就靠这点水了。
来到一个山顶,海拔已经1266米。路旁的志愿者,指着远处的大风车跟我说,还有2公里,先下一段路,再爬个坡,那边那个小白屋就是补给点了!还有2公里!!!
都不知道是怎么坚持过来的,终于走到了大风车下,终于看到了拉小提琴的小男孩和吹葫芦丝的小女孩,手表海拔也将近1400米,历时三个多小时,终于干完了这最难的9公里。
到达A4跑马坪,已经干完了将近50公里,总体爬升已经干掉3600米,余下的路段,爬升不到1200了。
一碗鸡蛋羹,一碗豆腐汤,又胡乱吃了些午餐肉什么的,犒劳一下刚刚差点废掉的自己。以至于出站的时候,肚子涨的走不动路。在这个点磨蹭了大概20分钟,毕竟从A2开始就开始逐步拉开了与关门时间的距离,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比关门时间提前了一个多小时,有的是时间可以挥霍。
A4跑马坪到A5米筛浪,应该是尽头最简单的一段路,不足4公里,爬升300,下降150。机耕路加盘山水泥马路,总体来说挺舒服。纵穿盘山马路的时候,偶遇几组骑行的游客,互道加油之后,在下一段路上,转眼又能相遇。
该段用时,不足1小时,但是没能总结上一站的教训,进入A5米筛浪补给站之后,不自觉的被香喷喷的豆腐饼吸引,这道小吃有点类似我老家的锅子饼,几节小饼下肚,又是涨着肚子出了站。。。
下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来了,今天赛程最长的一段来了,A5米筛浪到A6方溪水库,距离超过15公里,下降超过1700米,当然还赠送了378米的爬升。一下从海拔最高的1400米,几乎下降到水平面。
站在赛道最高点,回头望一眼群山,算是跟众山的道别,开始出站下行。先是一段大概300米的下降,直接又把老蔡给甩了,实在没办法,自重大惯性也大,再加上比老蔡灵活那么一点点,一不小心就把他给丢了。
再开始上坡的时候,天已经慢慢黑了下来,掏出头灯带上。追上一个徐州来的哥们,他问我超不超过去,想着老蔡还在后边不知道多远,也不打算跑什么目标,就跟他说不超,跟着你后边走挺好。
一边走一边聊,我说预计12点前应该可以搞完,他比较实际,说怎么也得12点半左右。突然我猛的一脚踩在了山间小路的边缘,整个身子都探到了路旁的竹林里,就靠两只胳膊撑在了小道上。
问题不大,爬上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下山。
头灯电池还是7月份夜跑时候Vicki帮忙买的,电量不多了,亮度不够,看不大清路。没过一会,只能换上备用电池。
夜色蛮好,天上的云月也特别漂亮。这个路段,两个腿两只脚多多少少开始有了反应,毕竟跑了将近60公里的山路。其中左腿膝盖后侧的窝窝里,感觉筋有些紧,稍微有些疼感;两只鞋子虽然都戴了防沙鞋套,但这么长的距离,还是不可避免的都进了一两颗小小的石子。下山一直是野路,本想找个能坐的地方把鞋子控一控,可一直没寻着合适的地方,就这么踩着小石子又跑了好几公里。回头想想,应该就是这几个小石子给最后的一段路,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快到山底的时候,误入了一片猕猴桃果园,第一次见猕猴桃是这么长的。
也不知道老蔡在我身后多远,最后一段机耕路上,虽然可跑,但完全没跑,掏出手机,看了看一天没看的消息和微信步数,好家伙,已经91000多步了,接近封顶。最后一段台阶下来之后,通过对讲机一对,老蔡就在身后不远了,又在平路上走了一段,两人会和,共同前往A6补给点。
到达A6方溪水库,表显里程已达68公里。最后20公里了。
这次每个点的补给都不太一样,搞得我每次虽然理性判断说不能再吃了,肠胃有点受不了,嘴上还是很诚实的指挥双手去取餐,在这里,又来了一张括苍麦饼和一碗豆皮笋干肉丝面(名字我给取的,实在记不住这么多吃的名字),又是扶墙而出。
A6出站时,已是晚上8点,预计上山可能会冷一些,我和老蔡都拿出了冲锋衣穿上。出站后是座爬升600米的“小”山,当然这个小是跟前面的爬升相比较,没一会儿,俩人就一身汗,又原地折腾脱掉!
跟老蔡一边聊一边爬,到达W2上坪水库补水点这段7公里的赛程,不知不觉用去了一个半小时还要多。两个脚底板的泡已经感受比较明显了,梦魇又来了。回想一下,应该就是A5到A6大下坡那段,鞋里先是进了石子,踩着石子走了几公里,坐下来处理石子的时候,感觉袜子和脚底板已经粘连到一起了,就顺手拽了拽,再把鞋穿回去的时候,就感觉不太好了。多余拽那么两下!
到达山顶W2上坪水库,已是夜里10点左右,印象里在这里补好水之后,又吃了好些午餐肉之类,直到老蔡招呼着要走。。。
W2上坪水库到A7龙潭岙,6公里,最后的300爬升600下降,看上去很简单的一段下山路,我和老蔡一点没跑,愣是挪了将近2个小时才挪下山。已经不怎么记得过程怎么样了,现在的印象就是左腿膝盖后面的筋越来越疼,脚上的泡越来越大。
从A7龙潭岙到终点行善门,最后的8公里,全是平路,基本上都是走回来的,最后两段赛程,路上被无数的115组别和85组别选手超越,已经无欲无求,心理安慰走完就是胜利了。
最后一段路上跟老蔡商量,明年还搞115不?我们共识很一致但稍微又有区别,共识就是柴古的115还是算了吧,区别就是他建议明年55,我说不如直接26!
再次回到紫阳老街,已是夜里1点多,少了白天的喧嚣,除了终点的工作人员还在等候,为数不多的选手亲友团还在等待各自家人的凯旋。
回顾这次85之旅,有些蛇头蛇尾,出发时靠后,抵达时依旧靠后。还好庆幸身体没有出现大问题,坚持了下来,脚底起泡再次出现,但只影响了最后20公里。老蔡依旧是那个忠实的越野搭子,谁让他想快也快不起来。85公里的流水席,吃的有些费劲,但是胜在各处美食都不同,胜在辛劳之后对个体的极大满足。
对我来说,完赛成绩不重要,完赛才重要。平衡了工作生活之后,还能有机会上山跑个野,既是逃避也是放松,极大满足。
回家3天了,乳酸还没退却,要不,明年还是抢个26吧!
2019,柴古50公里完赛赛记(赛记);
2020,柴古85公里被强退赛记(赛记)